在電力改革中最需要改革的政策、監管和規則是電價中的政策、監管和規則。價格可以說是經濟問題的核心,電價是電力改革的核心,是電力改革的關鍵。在美國加州由于電力改革引發了電力危機時,世界銀行在總結教訓時于2001年3月專門寫報告提出電力市場化改革時應當具備的四個起始點,第一個起始點就是電價,看零售電價比成本高還是比成本低。如果零售電價比成本低就不具備進行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的條件。德國是新能源建設最積極的國家,他們發現電力工業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的生產成本加在一起,只占終端電價的1/3到1/2,在這種情況下將電價上漲原因歸罪于電力生產和電力營運部門是不公平的。即使電力競爭性市場搞得再好,將電力生產成本降低1/10,但從終端電價來看只降低了1/20到1/30,沒有多大意義,所以改革政策、監管和規則更為重要。
德國是全球新能源發展最快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電價最高的國家。有報道說:“2014年初新能源附加費每千瓦時從5.28歐分(約合0.43元人民幣)提高到6.24歐分(約合0.5元人民幣),這就使得德國各地的(民用)電價平均已接近30歐分(約合2.5元人民幣)。如果一個三口之家的中產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是3000千瓦時的話,那么其一年的電費就要超過1000歐元(約合8200元人民幣,在中國一個三口之家年用電量3000千瓦時在城市里也很普通,一年電費不過1500元,中國的電費僅為德國的18%)。在德國整個電價體系中,純粹的生產性成本本身所占比例不高,而因為不穩定的新能源不斷增加,電網的調控必然上升,由此電價被推高成為必然。除去發電商本身的電力生產成本,電力成本還包括輸配成本和銷售成本,而這兩部分成本加在一起實際上也只占終端電價的1/2(另有一文說是1/3)。因此,將電價上漲原因歸因到電力生產和運營部門實際上是不確切的。剩下的1/2主要是各種稅費,具體有增值稅、電力稅、可再生能源稅和地方準許的牌照費?!笨磥淼聡碾妰r貴根源也在于政策、監管和規則。